家校通是打造数据互联互通、资金属地管理、家校共育联动的一站式教育收费服务综合管理平台。
教育收费管理平台的建设与使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教育领域收费监管,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增强学校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等教育收费管理能力,维护学校和受教育者合法权益,提高教育收缴费监督管理效率,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多场景收费服务
提供专业的多场景教育收费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缴费种类涵盖学校所有收费种类,比如:课后服务费、伙食费、保教费、住宿费、学生装费、教辅材费等,凡涉及学校向在校学生收费的,严格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项目和金额进行收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平台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的教育收费管理及服务。
二、服务管理模块
面向教育行政部门:资金监管、机构监管、过程监管、假期监管、数据报表、数据驾驶舱等功能、调查问卷、通知消息;
面向学校(教师):课程库建设、智能排选课、多角色课表、班级管理、教务管理、综合评价、家校互通、财务管理、薪酬结算、作业发布、调查问卷、通知消息、基础信息管理等功能;
面向家长:选课退课、缴费退费、学情同步、家校互通、家长学堂等功能;
面向第三方入校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内容(课程)上传、备课、校外老师上课考勤打卡、学生考勤、家长选课报名、课后评价等全流程监管服务。
平台支持订餐、订校服、学平险、研学等相关第三方入校提供的服务。
三、智慧作业资源模块
建设高质量资源库,保障作业控量提质。将学校指定的优质教辅或诊断性作业试题进行电子化录入,打造区域本地化高质量单元作业资源库,保障资源供给,统一评价标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研共享。作业系统实施提供作业设计质量分析报告和优化诊断建议,赋能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控制练习数量”与“提升练习质量”这一核心矛盾。实现“双减”背景下的质效双赢。
实时学情诊断分析,赋能师生素质发展。在不改变学生纸质作答习惯的前提下,在高拍仪、扫描仪等普惠性的硬件设备和单元作业分析系统的支撑下,实时开展多角色、多维度、立体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输出学校、班级、学生分别在纵向时间周期中的知识掌握度、薄弱知识点、成绩趋势变化等各项指标的诊断报告。借助大数据的价值,用数据赋能教师高效开展作业设计、精准教学和精准反思,将共性教学重点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保障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不断提升智能教学素质。课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诊断报告,帮助学生进行自适应针对性练习,辅助教师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错题练习单,家校共育同步联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为家长同步提供学生的个性化错题练习单,对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学生关键影响因素调研数据等多维评价数据进行分析,智能诊断输出学生精细化画像。家长能同步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现状、能力定位、错题本、学习结果变化等多方位的信息。结合学生个性化错因和薄弱项,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帮助学生高效开展课后个性化学习,缓解家长焦虑,有效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水平,提升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构建多级评价体系,赋能教育数字化治理。结合作业、单元诊断数据,从区/县、校、班的各级层面,构建多级评价体系,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和逐级下钻,实时监测作业负担数据,精准统筹做到作业不超纲、不超量,量化“双减”的要求,落实作业负担的监管与调整。通过多维度学业质量数据的分析及应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结合教育评价数据开展精细化教育教学决策,提升区域教育数字化治理能力,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四、素质教育模块
提供基于“素质课程全面开展+作业减负提质”的课程资源体系,帮助学校完善本校课后服务素质类教学资源,可以满足行政班或走班的全校使用,实现开足开齐;轻量化交付,内嵌的微课视频和完备的教案课件让学校老师也可以完成素质课授课,帮助学校解决缺师少教的问题,五育并举跨学科多主题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课: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全体学生人文素质、陶冶思想情操与品格健全;
兴趣课: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需求、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
社团课:链接赛事,打造校本特色课程。培育科创特长生、增强学校科技文化氛围、提升学生与学校竞争力。